查看原文
其他

女孩养猫10天变“秃头”?养宠物这些小细节不注意,传染病找上门!

广东科普 2022-11-13


近日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
五一买回来的猫养了十天不到
结果家中孩子开始掉头发
经检查竟感染“真菌头癣”

图片来源:新快报


喜欢小动物并无坏处
可你知道不少病原微生物
可能寄生在上面引发自己生病吗?
“铲屎官”们该如何健康养宠物呢?
感染了传染病如何处理?
快和科普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萌宠千千万

这些传染病要注意


五一假期期间,女孩从宠物店抱回了一只猫咪回家养,结果猫养了不到十天,女孩脑门一处开始掉头发,去医院检查头皮,发现感染了真菌头癣,治疗脑门上方这个感染部位需要剃光头发才能涂药。


据了解,女孩感染的是猫癣,是猫感染的一种皮肤病。猫咪单纯感染猫癣后一般不会瘙痒(少数对真菌过敏的猫咪会产生瘙痒),但是随着猫咪在家中的玩耍活动、主人的抚摸,猫咪毛发皮屑的脱落,真菌孢子便会散落在家中各处,加速传播。人类会通过接触这些动物或者接触这些动物所处环境而被感染。



猫癣除了会长在人的皮肤上,还会长在全身,比如长在头皮上的,就叫头癣,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抵抗力较差的儿童身上。


除了“癣病”

饲养不同的宠物

还可能会感染这些常见传染病的风险

需要各位“铲屎官”注意了!


猫: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于人被猫抓伤以后,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以局部皮损及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狗:狂犬病



狂犬病的危害极大,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这种传染病是由存在于动物神经组织和唾液中狂犬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据统计,70%的传染源是犬,20%的传染源是猫


宠物鼠:宠物鼠病



鼠类可携带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有50多种。最典型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人被感染此类病原体后,会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脸红、颈红、前胸红,还会发烧,严重的病人会出现肾功能的衰竭。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因此购买宠物鼠,应选择正规宠物店,接受检疫处理后的宠物鼠饲养起来较为安全。

鸟类:鹦鹉热、禽流感



鹦鹉热又称鸟热,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


禽流感多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鸟类的粪便物而引发饲养者的感染。



爬行动物:沙门氏病菌



爬行动物会传播沙门氏病菌,因为它们的皮肤里潜藏着沙门氏菌,在它们接触到的每样东西留下病菌的痕迹。如果任由宠物如猫、狗、龟、蜥蜴等在家具、地毯上爬来爬去,或是当你在厨房的水槽内清洗它们的笼子时,物品表面就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正常的环境中可存活10个月左右,会引起腹泻、发烧、胃绞痛等。

宠物对不少人来讲
都是家人一般的存在
应该如何健康科学养宠物
才能和宠物一起和谐生活呢?

如何科学养宠物?


1.不给宠物吃生食,定期驱虫
生肉中有可能有寄生虫或是寄生的卵,宠物吃生食,容易导致宠物体内有寄生虫,如弓形虫。定期驱虫对于钩虫病、绦虫病等其他传染病也有预防作用。猫一年要做1~2次的体内驱虫;狗经常要出门要做体内体外驱虫,在南方地区应该全年做体外驱虫,一个月一次。

2.勤清洁,及时处理粪便
勤清理宠物粪便,如及时清理猫砂盆等。出行时,请带好纸巾、塑料袋等用品,及时、妥善清理宠物粪便此外,还应该定期对宠物的笼子、睡觉的地方进行清洗,避免病媒生物孳生。


3.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于亲密接触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宠物过于亲密接触(不建议一起睡床上),抚摸宠物之后养成习惯及时洗手。



4.出门牵狗绳

外出时要提防宠物伤人。出行牵狗绳,如果携带大型犬外出,要给其佩戴嘴套,并由成年人牵引;自觉避开餐厅、酒店、商场、影剧院、公交车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饲养“特殊”宠物的家庭,做好相关措施,以免其逃逸,惊吓或伤害他人。



感染了人宠共患的传染病怎么办?


和宠物朝夕相处,患人宠共患传染病该如何处理呢?

1.及时到医院治疗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类型很多,如出现皮肤病、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传染病排查。

2.和他人保持距离

人宠共患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与他人应该保持一定距离。如感染了猫癣的患者,除了及时治疗,还要注意跟家里其他成员保持一定的隔离,不彼此接触,衣物不混洗,一人一巾。

健康科学地养宠物
才能更好地享受“猫狗双全”“天伦之乐”。

今日推荐视频


什么是地震预警?

不是所有的地震都能提前预测?地震发生后才会收到地震预警?地震来了才告诉我们有什么用呢?地震预警用处多多,千万别小看它!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梁淑君审阅:马丹丽、Vicky来源:新快报、广东卫生在线、人民网科普、CCTV生活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新闻网、健康上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